属于中子测井使用的放射源是()A.241Am-Be B.210Po-Be C.131I D.137Cs E.252Cf

放射性测井的特点()A.裸眼井、套管井内均可进行测井 B.在油基泥浆、高矿化度泥浆以及干井中均可测井 C.是碳酸岩剖面和水化学沉积剖面不可缺少的测井方法 D.测速慢 E.成本高

一旦发生放射事故,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继续发生和蔓延而扩大危害范围,并在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启动应急指挥系统,现场控制程序内容包括()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影响因素()A.地层厚度的影响 B.井参数的影响 C.放射性涨落的影响 D.测速的影响 E.室外温度的影响

如果工作人员在井场徒手操作不仅会受到较大剂量的内、外照射,而且由于工作中的撒漏等原因还会沾污环境,所以应采用固定在车上的“同位素分装器”来分装。分装之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穿戴符合要求的()等个人防护用品,佩戴好个人剂量计。

测井施工所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的管理说法正确的是()A.示踪剂随意存放 B.未使用完的示踪剂,应就地倾倒 C.示踪剂注入井内之后,盛装示踪剂容器应立即放回源车内锁好 D.测井施工所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从配制室拉运到测井施工现场后,装运示踪剂的源车在指定地点停放 E.示踪剂的存放由放射源专管人员负责看管

放射源井事故的应急措施包括()A.无需报告,自行处理。 B.发生放射源落井事故,测井部门应即向上级生产、技术安全及生态环境部门就带源仪器落井情况(仪器落井原因、掉落深度、源的种类、强度及密封性能等)提出报告。 C.测井部门应立即和被测井的部门联系,提供向其上级部门报告的同等资料,并商讨处理事宜。 D.无需制定计划,直接打捞落井源。 E.制定防止探测器具被卡措施和解卡操作规程,加强放射源的安全使用,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严格落实放射性测井操作规程, 有效防止放射源落井。

放射性测井时,用探测器在井中连续测量由()或由(),以计数率或标准化单位记录射线强度随深度的变化。A.红外线发射 B.人工激发产生的辐射 C.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射的辐射 D.声波发射 E.核磁共振发射

放射性测井中发生的辐射事故自然客观因素和人为主观因素涉及()A.放射源意外卡井 B.安保措施不到位导致放射源丢失 C.安保措施不到位导致放射源丢被盗 D.不遵守测井操作规程 E.含源仪器安全设计上存在缺陷

在自然伽玛能谱测井中,从混合源的伽玛仪器谱中,可看到能量分别为1.46MeV,1.76MeV,2.62MeV的三个光电峰,且最容易识别()、()、()的特征峰。

运源车内外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得大于()A.车厢外2m处0.25μGy/h B.车厢外表面25μGy/h C.驾驶员座椅2.5μGy/h D.车厢外2m处25μGy/h E.车厢外2m处2.5μGy/h

岩石自然伽马放射性水平主要由()含量决定。A.铀 B.钍 C.钾 D.氡 E.钋

关于同位素示踪测井,井口注入法的防护应注意()A.穿戴好防护用品 B.仔细检查注入装置及管线是否完好 C.防止注入过程中的泄漏 D.示踪剂注入装置时候,站在上风口 E.示踪剂注入装置时候,站在下风口

在打捞测井用放射源过程中,测井单位应向钻井部门提供落井仪器的详细情况包括()A.放射源在仪器上安装的位置、安装情况 B.仪器落入井中的深度 C.源室的尺寸、源的耐温、耐压、耐冲击等技术参数 D.落井仪器的结构和几何尺寸 E.使用时长

同位素示踪测井中对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有哪些要求?()A.满足技术要求,尽量减少使用及贮存活度 B.尽可能选择中低毒性的放射性同位素 C.半衰期要合适,一般最长不应超过30天 D.伽马射线的能量0.5MeV左右比较合适 E.对载体具有较强的附着能力

影响自然伽玛测井曲线的主要因素有()A.放射性涨落的影响 B.测速的影响 C.探头放射源的强弱 D.地层影响 E.井参数的影响

关于同位素示踪测井,井下释放法的防护应注意()A.穿戴好防护用品 B.快速串联接释放器与下井仪器并立即下井 C.立即更换有故障的释放器,切勿现场维修 D.防止注入过程中的泄漏 E.示踪剂注入装置时候,站在上风口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应用方面有()A.确定碳酸盐岩储集层 B.确定高放射性碎屑岩 C.识别页岩储集层 D.GR曲线的应用 E.研究生油层

在进行密度测井时,将装有()、()以及()的下井仪器放入井中。γ 源和探测器装在滑板上,滑板装在可伸缩的仪器臂上,以液压方法把滑板推靠到井壁上。γ 源放出的伽马射线在岩层中运动,因为散射吸收,强度逐渐减弱,然后由探测器接收经过岩石散射后未吸收而到达探测器的散射 γ 射线。

放射性示踪实验室按操作放射性水平污染程度分()A.清洁区域 B.低活性区域 C.高活性区域 D.中活性区域 E.较高活性区域

中子测井的方法有()A.中子-中子测井 B.中子寿命测井 C.中子活化测井 D.中子-γ 测井 E.中子-质子测井

放射性失踪测井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放射性示踪剂的选用是否合适。一般来说要考虑()方面。A.应具备适宜的吸附能力 B.要有合适的半衰期 C.应能放出较高能量的伽玛射线 D.为了工作方便,放射性同位素应易于配成它的盐液形式。 E.应能放出较低能量的伽玛射线

源库必须建立放射源出入库管理制度,由(),用仪表检测并记录,定期盘点A.建立台账、登记 B.加装GPS C.双人双锁 D.加装防盗系统 E.专人保管

制做手套箱的材料应视辐射类型和辐射能量而定,用得较多的是不锈钢,其内壁光滑便于清洗。对于伴有低能 X,γ 射线的操作,手套箱应有()做的屏蔽层。

检测()若检测出沾污超标时,应将其送回同位素实验室的沾污处理系统中清洗处理。处理合格后才可进行维修和投入下次使用

放射性测井方法有()A.探测 γ 射线的 γ 测井法 B.探测中子的中子测井法 C.放射性示踪测井 D.探测 X 射线的 X测井法 E.质子测井法

一旦发生放射事故,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继续发生和蔓延而扩大危害范围,并在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启动应急指挥系统,具体程序有()

测井是地球物理测井的简称,是在钻孔中进行地球物理测量、研究井中各种物理场的变化,进而达到研究()的目的的一门学科。

测井用放射源应具有()以及相应的泄漏检验与表面污染检测报告。放射源启用后,使用单位应建立泄漏与表面污染检测档案,检测档案随放射源长期保存。

放射性测井时,用探测器在井中连续测量有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或由人工激发产生的辐射,以计数率或标准化单位记录()地球物理参数,以更直观的形式进行记录。

运源车的车厢外2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需低于()μGy/h。A.1 B.2 C.2.5 D.4

放射源贮存库,源库内应设置凹入地面()cm 以下、上口高出地面 10~15cm,用以贮存放射源及其源罐的贮源坑,其上盖有适当材料与厚度的防护盖。

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放射性测井相关章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