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缺损不超过眼睑全长的多少时,可直接缝合而不发生变形和功能障碍A.1/2 B. 1/3 C. 1/4 D. 1/5 E. 1/6
关于眼睑黄色瘤的手术治疗,下列不正确的是A.如面积较大,切除后应行皮片移植修复 B.面积不大者切除后可直接缝合 C.手术后极易复发 D.复发者可再次手术 E.伴有高脂血综合征者术后易复发
临床上眉缺损的形成,以下列何种原因居多A.脂溢性脱发 B.眉部皮肤肿瘤切除 C.梅毒 D.烧伤 E.麻风
睑外翻的最常见原因为A.先天性 B.痉挛性 C.瘢痕性 D.老年性 E.松弛性
Medpor材料行耳再造,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A.包膜挛缩 B.材料外露 C.材料变形 D.听力受损 E.材料移位
带颞浅血管蒂的颞顶部皮瓣或筋膜瓣不适宜进行下列哪项缺损的修复A.颞部软组织凹陷填充 B.男性上唇缺损的修复 C.眉再造 D.全鼻再造 E.耳再造
切取颞顶部筋膜瓣的常用皮肤切口为A.横行切口 B.纵行切口 C.S形切口 D.T形切口 E.倒T形切口
头皮撕脱伤后,急诊处理最重要的是A.保护撕脱的头皮组织 B.头部清创 C.补充血容量,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 D.抗感染 E.颅骨多处钻孔
男性,46岁。右足趾黑痣破溃3个月。查体:右足
趾底原有黑痣显著增大,色素加深,破溃。诊断首先要考虑
男性,18岁。临床诊断右上睑椭圆形黑痣(横径3mm)。手术切除后创面修复宜采用A.直接缝合 B.滑行皮瓣 C.滑行睑板-结膜瓣 D.带蒂皮瓣移植 E.肌皮瓣移植
男性,1岁。右面部皮肤表面有一直径1cm的褐色肿物,有数根毛发生长。最可能的是A.交界痣 B.皮内痣 C.混合痣 D.皮脂腺痣 E.鲜红斑痣
女性,39岁。发现右上睑黄色斑块6个月。查体:斑块位于近内眦部的上睑皮肤上,面积约0.5cm×0.5cm,突出皮肤表面,无痛痒症状。最可能的诊断是
男性,59岁。切除鼻部肿瘤后鼻端出现一3.5cm×4.5cm的皮肤全层缺损,并累及到双侧鼻翼缘。下列哪一皮瓣是修复该缺损的最佳选择
男性,8岁。面部多处暗红色、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扁平斑片,不高出皮肤表面,用手压之可褪色,放松后又恢复原色。根据患儿情况,治疗宜采取
女性,30岁。因右面部灰蓝色斑块入院。查体:右面部斑块分布于右前额、眼周、颧部、颊部皮肤及右眼结膜,由呈蓝色、灰色的斑点所构成。诊断首先考虑为
男性,2岁。出生后即发现右眼外上方肿物,现大小无明显变化。查体:右眼外上方肿物2cm×3cm大小,柔软,无压痛,界限清楚。治疗宜采取
女性,8岁。生后即出现左颊部和同侧上下唇紫色肿物,弯腰低头时体积增大,听诊未闻杂音。如果手术切除,病理检查最可能的结果是
对生长在前臂皮下局部单发的脂肪瘤,最佳的治疗方式为A.局部注射激素 B.激光治疗 C.手术切除 D.放射治疗 E.局部按摩
下列基底细胞癌的特点,正确的是A.恶性程度较高 B.病灶较弥散 C.生长快 D.很早发生转移 E.可在反复破溃瘢痕的基础上癌变
下列皮肤鳞癌的特点,正确的是A.边界清楚 B.很少向深层浸润 C.常在正常皮肤处突然被发现 D.可造成局部淋巴结转移 E.早期易发生血行转移
治疗鲜红斑痣,首选的方法为A.手术切除 B.激光治疗 C.冷冻治疗 D.激素治疗 E.射频治疗
有关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A.皮肤呈现灰黑色或褐色结节 B.常由皮内痣转化而来 C.为恶性肿瘤 D.可转移至肺、脑 E.生长速度较快
睑黄瘤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主要见于皮肤,也偶见于黏膜 B.均伴有高脂血症 C.多见于中老年妇女 D.好发于内眦部皮肤,常左右对称分布 E.手术切除后易复发
应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色素痣,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A.痣表面有破溃 B.痣周围出现卫星灶 C.痣的直径在近期内变大 D.痣的颜色在近期内变深 E.痣的直径较小,外观保持稳定
腹腔镜胰腺手术主要应用于A.不能切除者的腹腔镜姑息性手术 B.胰腺肿瘤切除 C.胰腺癌的腹腔镜分期 D.引流胰腺假性囊肿 E.以上均正确
腹腔镜术中建立气腹时,不正确的是A.注射器内的盐水迅速流入腹腔 B.流量计在4L/min时不应超出1.73kPa C.Palmer抽吸试验阳性 D.消瘦患者的腹壁突破感不明显 E.有两次突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