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液相分子杂交,叙述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两条核酸链都游离在溶液中 B.操作简便,容易实现自动化,因此应用普遍 C.杂交后过量的未杂交的探针的去除比较困难 D.同源与异源的DNA分子在杂交程中可发生竞争,使结果分析困难 E.常见的杂交方法包括发光法、夹心法、吸附法、复性速率法等

酶促法是目前实验室最常用的核酸探针标记方法,主要可以分为A.缺口平移法 B.随机引物法 C.末端标记法 D.PCR标记法 E.反转录酶、RNA聚合酶标记法

根据探针来源和性质的不同,分子探针可分为A.DNA探针 B.cDNA探针 C.RNA探针 D.寡核苷酸探针 E.蛋白质探针

影响DNA Tm值的因素包括A.变性剂 B.溶液的pH值 C.溶液的离子强度 D.DNA分子的浓度 E.DNA分子中(G+C)的含量

患者男,60岁,骶骨痛,鼻和牙龈出血,影像学检查肝、肾略增大。实验室检查:WBC 6.2×10/L、 RBC 3.2×10/L、Hb 88 g/L、PLT 40×10/L、 ESR 97 mm/h;尿糖定性阴性、尿蛋白定性阳性、颗粒管型4~7/低;ALT 40 U/L、AST 42 U/L、A/G 0.8、TBiL 12 mmol/L。为明确诊断,应选择的检测项目是

患者男,60岁,骶骨痛,鼻和牙龈出血,影像学检查肝、肾略增大。实验室检查:WBC 6.2×10/L、 RBC 3.2×10/L、Hb 88 g/L、PLT 40×10/L、 ESR 97 mm/h;尿糖定性阴性、尿蛋白定性阳性、颗粒管型4~7/低;ALT 40 U/L、AST 42 U/L、A/G 0.8、TBiL 12 mmol/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女,42岁。无明显诱因经常出现上腹部疼痛、胞胀、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心悸、胸闷、健忘、头痛等症状。曾去多家综合医院就诊。查体:未发现与主诉症状相应的阳性体征;血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脑CT等辅助检查正常;但经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及胃黏膜有散在的糜烂、溃疡病灶。此后口服多种胃药以及调节神经功能等药物近3个月,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后因药物过敏再次就诊,追问病史,患者曾间断、无规律多次出现过皮疹、瘙痒及打喷嚏、清涕等感冒症状,但症状较轻,未引起患者过多注意。患者皮试实验证实:吸入组:室内尘土(+);多价霉菌I(++);早春化粉(++);多价霉菌Ⅱ(+);螨(++);多价霉Ⅲ(++);烟(+);食物组:麦面(+++);玉米面(+);海鱼(++);虾(++);大豆(+);花生(+);芝麻(+);葱(+)。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患者女,42岁。无明显诱因经常出现上腹部疼痛、胞胀、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心悸、胸闷、健忘、头痛等症状。曾去多家综合医院就诊。查体:未发现与主诉症状相应的阳性体征;血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脑CT等辅助检查正常;但经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及胃黏膜有散在的糜烂、溃疡病灶。此后口服多种胃药以及调节神经功能等药物近3个月,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后因药物过敏再次就诊,追问病史,患者曾间断、无规律多次出现过皮疹、瘙痒及打喷嚏、清涕等感冒症状,但症状较轻,未引起患者过多注意。因患者有过敏史,进一步证实临床症状是否为变态反应所致,建议进行

患者女,42岁。无明显诱因经常出现上腹部疼痛、胞胀、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心悸、胸闷、健忘、头痛等症状。曾去多家综合医院就诊。查体:未发现与主诉症状相应的阳性体征;血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脑CT等辅助检查正常;但经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及胃黏膜有散在的糜烂、溃疡病灶。此后口服多种胃药以及调节神经功能等药物近3个月,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后因药物过敏再次就诊,追问病史,患者曾间断、无规律多次出现过皮疹、瘙痒及打喷嚏、清涕等感冒症状,但症状较轻,未引起患者过多注意。根据上述信息,考虑该患者可能患有

HLA是决定移植手术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是由HLA基因复合体所编码的产物。在器官移植中HLA配型最重要的位点是

HLA是决定移植手术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是由HLA基因复合体所编码的产物。由HLA-DR、DQ、DP座位基因所编码,与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有关的是

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是宿主和移植物之间产生免疫应答,人体存在许多种与排斥反应相关的抗原。大量试验及临床验证发现即使MHC完全配合时,仍然会发生排斥反应,但这种排斥反应的强度轻、速度慢,提示个体间另外存在着一些抗原参与排斥反应,这类抗原称为

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是宿主和移植物之间产生免疫应答,人体存在许多种与排斥反应相关的抗原。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编码的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同种抗原,引起不同个体间移植时发生排斥反应,其主要成分是

CEA是常用的广谱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虽然单独检测价值有限,但是因为CEA是一种黏附分子,极易浸润和转移,在肿瘤的疗效和复发监测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多将其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以提高诊疗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常用的推荐组合有:AFP+CEA、CEA+CA19-9、CEA+CA19-9+CA242、CEA+CA19-9+CA72-4、CEA+CA72-4+SCCA、CEA+CA15-3+CA125、NSE+Cyfra21-1+CEA+CA125等。适用于宫颈癌患者诊疗的推荐组合是

CEA是常用的广谱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虽然单独检测价值有限,但是因为CEA是一种黏附分子,极易浸润和转移,在肿瘤的疗效和复发监测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多将其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以提高诊疗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常用的推荐组合有:AFP+CEA、CEA+CA19-9、CEA+CA19-9+CA242、CEA+CA19-9+CA72-4、CEA+CA72-4+SCCA、CEA+CA15-3+CA125、NSE+Cyfra21-1+CEA+CA125等。适用于肺癌患者诊疗的推荐组合是

CEA是常用的广谱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虽然单独检测价值有限,但是因为CEA是一种黏附分子,极易浸润和转移,在肿瘤的疗效和复发监测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多将其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以提高诊疗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常用的推荐组合有:AFP+CEA、CEA+CA19-9、CEA+CA19-9+CA242、CEA+CA19-9+CA72-4、CEA+CA72-4+SCCA、CEA+CA15-3+CA125、NSE+Cyfra21-1+CEA+CA125等。适用于乳腺癌患者诊疗的推荐组合是

CEA是常用的广谱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虽然单独检测价值有限,但是因为CEA是一种黏附分子,极易浸润和转移,在肿瘤的疗效和复发监测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多将其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以提高诊疗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常用的推荐组合有:AFP+CEA、CEA+CA19-9、CEA+CA19-9+CA242、CEA+CA19-9+CA72-4、CEA+CA72-4+SCCA、CEA+CA15-3+CA125、NSE+Cyfra21-1+CEA+CA125等。适用于胰腺癌患者诊疗的推荐组合是

病毒是引起机体感染性疾病的一大类病原体,常见的病毒包括HAV、HBC、HCV、CMV、RV等,它们各有特点。具有反转录病毒特性的病毒是

表面等离子体生物传感器是光学生物传感器的一种,掌握其检测原理、传感过程及其在医学检验领域中的应用非常重要。SPR对金属表面不同电介质,其表面等离子体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步骤包括A.选择载体和获取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载体酶切后连接 C.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 D.筛选阳性克隆 E.分、切、接、转、筛

适用于检测人干扰素的细胞株有()A.Wish细胞株 B.Hep2/c细胞株 C.L929细胞株 D.A549细胞株 E.MDBK细胞株

在运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受者血清中细胞毒性预存抗体测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着色者为死细胞,表明有细胞毒性预存抗体存在 B.着色者为活细胞,无细胞毒性预存抗体存在 C.不着色者为活细胞,表明无细胞毒性预存抗体存在 D.着色者为死细胞,有细胞毒性预存抗体存在 E.不着色者为死细胞,表明无细胞毒性有抗体存在

关于淋巴细胞功能检测,说法正确的是()A.体外实验包括淋巴细胞对同位素的增殖反应 B.体外实验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对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刺激后的增殖反应、细胞毒性试验及淋巴细胞分泌产物的测定 C.体内实验主要是进行迟发型超敏反应 D.淋巴细胞功能检测是免疫缺陷病诊断的主要依据 E.淋巴细胞功能检测可以分为体内和体外实验

细胞因子受体的结构包括()A.胞膜外区 B.跨膜区 C.稳定区 D.胞浆区 E.可变区

下列哪些属于未归类的粘附分子()A.外周淋巴结地址素(PNAd) B.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LA) C.VLA D.CD80 E.CD44

淋巴细胞分离液的基本要求包括()A.对细胞无毒 B.基本等渗 C.不溶于血浆等分离物质 D.有合适比重 E.一定是高渗液体

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包括以下哪些()A.B淋巴细胞数量测定 B.T淋巴细胞功能测定 C.Tc细胞的效应功能测定 D.细胞因子的测定 E.T淋巴细胞数量测定

造血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包括()A.IL-2R、IL-3R B.IL-4R、IL-5R C.IL-6R、IL-7R D.IL-9R E.IL-1R、M-CSFR

胶体金性能的鉴定指标有()A.胶体金颗粒免疫活性 B.胶体金颗粒大小 C.胶体金颗粒的均一程度 D.胶体金颗粒有无凝集颗粒 E.胶体金溶液呈色

关于冰冻切片,说法正确的有()A.取新鲜组织块迅速冷冻(-70℃) B.切成5~10μm薄片 C.抗原的保存量不如石蜡切片多 D.制片方法简单 E.低温冰箱保存备用

铁蛋白标记免疫电镜技术的特点有()A.铁原子电子散射力大,电镜下呈明显胶粒状结构 B.电镜下排列成菱形或方形的电子致密区 C.与抗体结合,显像清晰,容易辨认 D.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 E.铁蛋白分子可以透过细胞膜和组织

酶免疫组化技术中最常用的酶有()A.过氧化氢酶 B.碱性磷酸酶 C.酸性磷酸酶 D.辣根过氧化物酶 E.葡萄糖氧化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26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