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中A、B图为同一起搏器患者24小时内不同时间记录的心电图,以下为有关该心电图的描述,其中正确
的是
下列疾病中出现二尖瓣型P波而诊断左心房肥大并不可靠的是A.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B.主动脉瓣病变 C.急性心肌梗死 D.急性左心衰 E.以上都不是
下述哪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引起心室有效不应期延长A.丙吡胺 B.美西律 C.索他洛尔 D.胺碘酮 E.利多卡因
下列关于房性期前收缩正确的是A.主要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B.通常无需治疗 C.烟酒、咖啡等可诱发 D.当因其触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予治疗 E.患者多无明显症状
以下原因可引起V导联呈rSr'图形而时限<0.12秒,其中正确的是
典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包括A.常有诱发因素,如劳累、情绪激动等 B.发作时有胸痛表现 C.发作胸痛持续时间一般>20分钟 D.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可快速缓解 E.运动试验多为阳性
患者男,49岁,因突然发作心悸半小时就诊,听诊心率约为150次/分,急查心电图如图3-16-1所示,最可能的诊断是
形成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的主要原因是A.恰遇交界区的相对不应期 B.恰遇心室肌的相对不应期 C.恰遇交界区的有效不应期 D.恰遇右束支的有效不应期 E.恰遇右束支的相对不应期
1999年,ACC/AHA建议将“3个1”标准中两次ST段事件之间间隔时间改为A.≥1分钟 B.≥2分钟 C.≥3分钟 D.≥4分钟 E.≥5分钟
关于短阵猝发性起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SS
刺激方法 B.可用于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连续刺激10~20次 D.起搏频率比自身心率快10次/分 E.可用于终止心房扑动
关于室间隔缺损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室间隔缺损患者均有心电图异常改变 B.可出现双侧心室肥大 C.可出现心电轴左偏 D.可表现为左心室肥大 E.以膜部缺损最多见
患者男,57岁,因突发胸痛4小时伴大汗就诊,心电图如图3-3-6所示,应诊断为
下列哪种心动过速不是由于折返所致A.预激综合征合并的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 B.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C.房性折返性心动过速 D.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洋地黄中毒所致房性心动过速
对阵发性房颤,发作时心室率不快且无症状患者,治疗考虑可采用A.暂不予治疗 B.口服地高辛 C.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D.口服β-受体阻滞剂 E.同步直流电复律
患者女,65步,活动后疲劳、气短。心尖部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彩色多普勒显示收缩期左心房内以蓝色为主的花彩血流,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为45%,超声心动图诊断为
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应常规加做的导联是A.aVL、V4~V6 B.V~V
、V
~V
C.V
~V
、V
~V
D.V
~V
E.V
~V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出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的导联是A.V~V
B.Ⅱ、Ⅲ、aVF C.V
~V
D.V
~V
E.V
~V
心电图机的最大灵敏度至少应达到A.≥2.5mm/mV B.≥5mm/mV C.≥10mm/mV D.≥20mm/mV E.≥30mm/mV
关于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QRS波群起始部有delta波 B.PR间期<0.12s C.PJ间期延长 D.大多有继发性ST_T改变 E.QRS波群增宽≥0.12s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最具特征性的改变为A.额面QRS心电轴左偏 B.QRS波群时限≥0.12s C.V导联R峰时间>0.06s D.V
、V
、Ⅰ、aVL导联R波增宽有切迹,无q波 E.V
、V
导联出现q波
典型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通常不包括A.ST段压低 B.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C.U波倒置 D.ST段抬高 E.原有ST-T异常,心绞痛发作时ST-T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