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中A、B图为同一起搏器患者24小时内不同时间记录的心电图,以下为有关该心电图的描述,其中正确
的是

关于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处理原则,正确的是A.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尽早电复律 B.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可先采用药物治疗 C.对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可选用维拉帕米或普罗帕酮治疗 D.鉴别诊断困难时应先按室上性心动过速处理 E.以上都对

下列疾病中出现二尖瓣型P波而诊断左心房肥大并不可靠的是A.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B.主动脉瓣病变 C.急性心肌梗死 D.急性左心衰 E.以上都不是

下述哪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引起心室有效不应期延长A.丙吡胺 B.美西律 C.索他洛尔 D.胺碘酮 E.利多卡因

下列关于房性期前收缩正确的是A.主要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B.通常无需治疗 C.烟酒、咖啡等可诱发 D.当因其触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予治疗 E.患者多无明显症状

以下原因可引起V导联呈rSr'图形而时限<0.12秒,其中正确的是

提示左束支阻滞合并急性心肌缺血/梗死的是A.在QRS波群为正向的导联,ST段抬高≥0.1mV B.V~V导联ST段压低≥0.1mV C.在QRS波群为负向的导联,ST段抬高≥0.5mV D.ST段出现异常偏移和动态演变 E.以上都不是

典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包括A.常有诱发因素,如劳累、情绪激动等 B.发作时有胸痛表现 C.发作胸痛持续时间一般>20分钟 D.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可快速缓解 E.运动试验多为阳性

患者男,49岁,因突然发作心悸半小时就诊,听诊心率约为150次/分,急查心电图如图3-16-1所示,最可能的诊断是

形成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的主要原因是A.恰遇交界区的相对不应期 B.恰遇心室肌的相对不应期 C.恰遇交界区的有效不应期 D.恰遇右束支的有效不应期 E.恰遇右束支的相对不应期

1999年,ACC/AHA建议将“3个1”标准中两次ST段事件之间间隔时间改为A.≥1分钟 B.≥2分钟 C.≥3分钟 D.≥4分钟 E.≥5分钟

关于短阵猝发性起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SS刺激方法 B.可用于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连续刺激10~20次 D.起搏频率比自身心率快10次/分 E.可用于终止心房扑动

关于室间隔缺损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室间隔缺损患者均有心电图异常改变 B.可出现双侧心室肥大 C.可出现心电轴左偏 D.可表现为左心室肥大 E.以膜部缺损最多见

关于预激综合征患者QRS波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QRS波群为经房室结及旁路下传心室所形成的单源性心室融合波 B.QRS波群初始40ms向量可作为旁路定位的主要依据 C.QRS波群终末向量不受旁路的影响 D.B型预激常有QRS电轴左偏 E.A型预激V导联常见高R波

患者男,57岁,因突发胸痛4小时伴大汗就诊,心电图如图3-3-6所示,应诊断为

下列哪种心动过速不是由于折返所致A.预激综合征合并的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 B.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C.房性折返性心动过速 D.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洋地黄中毒所致房性心动过速

对阵发性房颤,发作时心室率不快且无症状患者,治疗考虑可采用A.暂不予治疗 B.口服地高辛 C.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D.口服β-受体阻滞剂 E.同步直流电复律

患者女,65步,活动后疲劳、气短。心尖部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彩色多普勒显示收缩期左心房内以蓝色为主的花彩血流,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为45%,超声心动图诊断为

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应常规加做的导联是A.aVL、V4~V6 B.V~V、V~V C.V~V、V~V D.V~V E.V~V

关于正常人QRS波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 B.正常人QRS波群时限一般不超过0.11s C.aVF导联可呈rS型 D.V、V导联可呈qR、qRs、Rs或R型 E.V导联的R/S可<1,也可>1;V导联的R/S可<1,也可>1

关于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QRS波群时限多为0.14~0.16s B.Ⅰ导联QRS波群的振幅大小及主波方向与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有关 C.胸前V~V导联R波振幅逐渐增大 D.可呈非持续性发作,也可呈持续性发作 E.窦性心律时可见Epsilon波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出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的导联是A.V~V B.Ⅱ、Ⅲ、aVF C.V~V D.V~V E.V~V

心电图机的最大灵敏度至少应达到A.≥2.5mm/mV B.≥5mm/mV C.≥10mm/mV D.≥20mm/mV E.≥30mm/mV

T波低平的定义为A.肢体导联T波振幅小于0.1mV B.胸前导联T波振幅小于0.1mV C.T波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 D.T波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4 E.胸前导联T波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

关于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QRS波群起始部有delta波 B.PR间期<0.12s C.PJ间期延长 D.大多有继发性ST_T改变 E.QRS波群增宽≥0.12s

关于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缓慢性室性心动过速 B.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心室内的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 C.心室率通常为60~130次/分 D.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E.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也可发生

关于非竞争性心房起搏(NCAP)的描述,错误的是A.NCAP功能可防止心房起搏刺激信号落入其前面的自身心房激动后的易损期,进而避免诱发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如房速、房扑、房颤等 B.只有落入心室后心房相对不应期的心房波被感知后,才能触发一个300ms的NCAP期 C.NCAP期结束的第一个心房起搏脉冲,其PAV间期等于程控的AV间期 D.NCAP功能仅存在于双腔起搏器,且仅在心房跟随模式时发生 E.有房性心律失常病史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可以开启NCAP功能

关于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临床应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同步观察12导联同一心动周期的波形 B.有利于心电图测量的标准化 C.使室内阻滞的诊断更加准确 D.对鉴别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无帮助 E.可精确测量QT间期离散度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最具特征性的改变为A.额面QRS心电轴左偏 B.QRS波群时限≥0.12s C.V导联R峰时间>0.06s D.V、V、Ⅰ、aVL导联R波增宽有切迹,无q波 E.V、V导联出现q波

关于固有心率的阐述,错误的是A.固有心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 B.固有心率正常值为(101±11)次/分 C.固有心率≥80次/分为阳性 D.固有心率估计值的计算公式为:118.1-0.57×年龄 E.测定固有心率时,应静脉注射阿托品和心得安

典型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通常不包括A.ST段压低 B.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C.U波倒置 D.ST段抬高 E.原有ST-T异常,心绞痛发作时ST-T正常

患者女,78岁,头晕、胸闷半月,心电图如图所示,错误的诊断应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12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