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6岁。回吸性血涕3个月。查体:锁骨上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穿刺细胞学示"转移性鳞癌"。该鼻咽癌患者属于局部晚期,推荐在放疗期间使用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为()

患者男,46岁。回吸性血涕3个月。查体:锁骨上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穿刺细胞学示"转移性鳞癌"。该鼻咽癌患者经根治性放疗后原发灶已控制,但颈部尚留有<1cm淋巴结一个,请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患者男,46岁。回吸性血涕3个月。查体:锁骨上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穿刺细胞学示"转移性鳞癌"。临床查体过程中发现该患者有复视及右侧眼球外展障碍,则通过这些临床症状判断该患者病变累及部位为()

患者男,46岁。回吸性血涕3个月。查体:锁骨上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穿刺细胞学示"转移性鳞癌"。该患者鼻咽镜检发现右侧鼻咽部菜花状新生物,活检提示低分化鳞癌。为了明确该患者的临床分期,还需要进行的检查是()

患者男,46岁。回吸性血涕3个月。查体:锁骨上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穿刺细胞学示"转移性鳞癌"。为明确原发灶,该患者应该首先进行的检查是()

患者男,39岁。右上腹隐痛2个月,B超及CT示肝脏多发占位病变,考虑原发性肝癌可能性大,血AFP6250U/L,肝功能ALT68U/L,AST96U/L,T-BIL及D-BIL、ALB均正常范围。目前FDA批准的该药物的另一适应证是()

患者男,39岁。右上腹隐痛2个月,B超及CT示肝脏多发占位病变,考虑原发性肝癌可能性大,血AFP6250U/L,肝功能ALT68U/L,AST96U/L,T-BIL及D-BIL、ALB均正常范围。该药物的作用靶点是()

患者男,39岁。右上腹隐痛2个月,B超及CT示肝脏多发占位病变,考虑原发性肝癌可能性大,血AFP6250U/L,肝功能ALT68U/L,AST96U/L,T-BIL及D-BIL、ALB均正常范围。如肝脏病变无法手术,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患者男,60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就诊入院,经食管镜检查示食管中段6cm长之管腔狭窄,黏膜中断,病检报告为鳞癌Ⅱ级。体查锁骨上无肿大淋巴结,无声嘶。对于该患者推荐的放射治疗剂量为()

患者男,60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就诊入院,经食管镜检查示食管中段6cm长之管腔狭窄,黏膜中断,病检报告为鳞癌Ⅱ级。体查锁骨上无肿大淋巴结,无声嘶。如果该患者接受了二野术式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高分化鳞癌侵及食管全层,纵隔1/7淋巴结转移。该患者下一步治疗措施为()

患者男,60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就诊入院,经食管镜检查示食管中段6cm长之管腔狭窄,黏膜中断,病检报告为鳞癌Ⅱ级。体查锁骨上无肿大淋巴结,无声嘶。该患者手术后1周体温升高达39℃以上,单纯退热药不易控制,脉搏心率加快伴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听诊术侧呼吸音减弱,叩诊局部浊音,胸腔穿刺可抽出气体及混浊酸臭的稀薄脓液。对该患者目前情况的正确判断是()

患者男,60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就诊入院,经食管镜检查示食管中段6cm长之管腔狭窄,黏膜中断,病检报告为鳞癌Ⅱ级。体查锁骨上无肿大淋巴结,无声嘶。如术中不能切除肿瘤,应选择的短路吻合术不包括()

患者男,60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就诊入院,经食管镜检查示食管中段6cm长之管腔狭窄,黏膜中断,病检报告为鳞癌Ⅱ级。体查锁骨上无肿大淋巴结,无声嘶。手术治疗时食管重建的术式应选择()

患者女,56岁。因"左耳前肿块2个月余"就诊,体检发现左耳前触及一个3cm×2cm质硬肿块,固定,边界不清,轻压痛。伴左面部感觉减退。如果该患者手术前颈部MRI扫描提示左颈淋巴结肿大,应该如何治疗()

患者女,56岁。因"左耳前肿块2个月余"就诊,体检发现左耳前触及一个3cm×2cm质硬肿块,固定,边界不清,轻压痛。伴左面部感觉减退。手术过程中发现该患者左侧腮腺肿瘤与左侧面神经颞面干有粘连,但患者没有面神经麻痹表现,应该如何处理()

患者女,56岁。因"左耳前肿块2个月余"就诊,体检发现左耳前触及一个3cm×2cm质硬肿块,固定,边界不清,轻压痛。伴左面部感觉减退。该患者CT扫描提示左侧腮腺浅叶3cm×2cm占位性病变,未侵犯周围结构,深叶未见异常,针吸细胞学提示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患者女,56岁。因"左耳前肿块2个月余"就诊,体检发现左耳前触及一个3cm×2cm质硬肿块,固定,边界不清,轻压痛。伴左面部感觉减退。如果该患者考虑行手术,哪项检查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患者女,56岁。因"左耳前肿块2个月余"就诊,体检发现左耳前触及一个3cm×2cm质硬肿块,固定,边界不清,轻压痛。伴左面部感觉减退。要区别良恶性肿瘤应进行哪项检查()

患者女,56岁。因"左耳前肿块2个月余"就诊,体检发现左耳前触及一个3cm×2cm质硬肿块,固定,边界不清,轻压痛。伴左面部感觉减退。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女,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 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 患者既往无吸烟史。患者于2006年2月至7月,若采用GP方案一线化疗后还可考虑下列哪些化疗药物维持治疗()

患者女,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 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 患者既往无吸烟史。对本例患者而言,最佳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是()

患者女,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 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 患者既往无吸烟史。如果你是患者的主治医生,那么在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间可以为患者选择的化疗方案有()

患者女,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 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 患者既往无吸烟史。患者放射治疗的靶区包括()

患者女,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 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 患者既往无吸烟史。如果你是患者的主治医生,那么可以为患者选择的辅助化疗方案有()

患者女,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 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 患者既往无吸烟史。患者2004年6月术后的诊断为()

患者男,51岁。有结核病接触史,吸烟30余年,无自觉症状。体检时胸片发现左上肺于第2前肋间近外侧胸壁处有直径约3cm的肿块阴影,边缘较模糊,痰液检查未发现癌细胞,亦未找到抗酸杆菌,支纤镜检阴性。如果该患者术后病理报告为小细胞肺癌,关于SCLC放疗的正确说法是()

患者男,51岁。有结核病接触史,吸烟30余年,无自觉症状。体检时胸片发现左上肺于第2前肋间近外侧胸壁处有直径约3cm的肿块阴影,边缘较模糊,痰液检查未发现癌细胞,亦未找到抗酸杆菌,支纤镜检阴性。如果该患者手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发现纵隔淋巴结有转移,术后需要进行辅助性放疗,下列说法中关于NSCLC放疗,错误的是()

患者男,51岁。有结核病接触史,吸烟30余年,无自觉症状。体检时胸片发现左上肺于第2前肋间近外侧胸壁处有直径约3cm的肿块阴影,边缘较模糊,痰液检查未发现癌细胞,亦未找到抗酸杆菌,支纤镜检阴性。如手术治疗,应选择的手术方式是()

患者男,51岁。有结核病接触史,吸烟30余年,无自觉症状。体检时胸片发现左上肺于第2前肋间近外侧胸壁处有直径约3cm的肿块阴影,边缘较模糊,痰液检查未发现癌细胞,亦未找到抗酸杆菌,支纤镜检阴性。因设备条件原因,患者的诊断仍未能最后确定,建议采取的最好治疗选择是()

患者男,51岁。有结核病接触史,吸烟30余年,无自觉症状。体检时胸片发现左上肺于第2前肋间近外侧胸壁处有直径约3cm的肿块阴影,边缘较模糊,痰液检查未发现癌细胞,亦未找到抗酸杆菌,支纤镜检阴性。为明确诊断,做下列检查把握性最大的是()

患者女,55岁。气急、干咳2周,有高血压病史5年,有长期吸烟史。体检:气管居中,心律齐,120次/分,A2>P2,右胸叩呈浊音,呼吸音消失,肝肋下3cm,X线胸片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心电图是电轴左偏,左室高电压。患者进行化疗过程中出现右下肢肿胀、疼痛,次日感气急、胸闷和心前区痛,进行性加重,明显发绀,不能平卧,心率120次/分,心界向右下扩大,左下呼吸音低,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电轴明显右偏,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目前最有可能的并发症是()

患者女,55岁。气急、干咳2周,有高血压病史5年,有长期吸烟史。体检:气管居中,心律齐,120次/分,A2>P2,右胸叩呈浊音,呼吸音消失,肝肋下3cm,X线胸片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心电图是电轴左偏,左室高电压。对此病例说法错误的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165 下一页